close

影像的宿命

博客來好書推薦-影像的宿命

影像的宿命網友評鑑4.5顆星

站長最近閱讀過 感覺很實用 在此推薦給您

博客來藝術設計-藝術總論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320
  • 優惠價:7224
  • 優惠期限:2014年04月02日止

  • 影像的宿命

    在網路上爬文好久 終於找到[影像的宿命]的詳細介紹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藝術的影像:製造差距與操作失真!

      洪席耶被譽為當代美學重要的思想家,《影像的宿命》是影像美學─政治理論也是視覺藝術的當代經典論述。這本論文集包含〈影像的宿命〉(2002)、〈構句、影像、故事〉(2002)、〈文本中的繪畫〉(1999、2002)、〈設計的表面〉(2002)與〈如果存在不可再現〉(2001)五篇文章,主要集中討論影像、書寫與思維之間無法切割的關係,這個關係對於洪席耶來說就是「美學」。

      洪席耶在當代哲學界享譽盛名,其論述在國內學術界也被廣泛引用,2009年11月,他曾應邀前來臺灣,在中山大學、臺北藝術大學、交通大學及中研院等學術機構,針對其美學與政治學思想從事理論的展演與發展發表演說,專題講座除「何謂美學?」、「政治、民主與現前」、「虛構之政治」外,還有「當代藝術與影像政治」。

      《影像的宿命》一書則提綱挈領地論述了攝影、電影與當代藝術影像的美學-政治,為21世紀具開發性的重要論述,內容包含:〈影像的宿命〉討論影像再現的問題;〈構句、影像、故事〉討論書寫與影像之間功能連結的關係;〈文本中的繪畫〉專注文字與繪畫影像在藝術概念之認同上的關係;〈設計的表面〉則討論設計的影像中,圖像與文字的共構關係;〈如果存在著不可再現〉則關注集中營屠殺的再現問題,討論現代與後現代之後對於「不可再現」的指稱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賈克.洪席耶(Jacques Ranciere,1940-)

      法國哲學家、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榮譽教授,前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主任。

      1965年與阿圖塞合著《讀資本論》(Lire le Capital), 1980年代以研究「哲學教育」、「歷史性」及「詩學提問」著稱,1990年代則專注於美學-政治的研究,提出「歧論」(Mesentente)。之後陸續發表《影像的宿命》(Le Destin des images,2003年)、《美學中的不適》(Malaise dans l'esthetique,2004年)、《民主之恨》(La Haine de la democratie,2005年)、《獲解放的觀眾》(Le Spectateur emancipe,2008)等。論述主要涉及文學、電影與政治等哲學思考,被譽為當代美學重要的思想家之一。

    譯者簡介

    黃建宏

     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美學組博士,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助理教授。獲臺北第一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首獎。從事影像相關研究,同時書寫關於電影、當代藝術、表演藝術與文化的評論,並持續翻譯法國當代理論,如德勒茲、布希亞與洪席耶等人的著作。

      著有《一種獨立論述》;譯有《電影I:運動-影像》、《電影II:時間-影像》;合譯有《波灣戰爭不曾發生》、《獨特物件:建築與哲學的對話》、《侯孝賢》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colemand 的頭像
      colemand

      博客來- book網路書店-藝術設計

      colem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